"剛開始,我不敢坐在他旁邊,怕他又要依賴我;
100.10.26
這是翔寓第一次寫作文,因為担心他不知道如何下筆,所以一開始我便先坐在旁邊,以便他隨時可以詢問,而就是這「多心」的一坐,造成了不良的開始,還好後來提醒自己要有耐心,才沒有將翔寓剛萌芽的作文興趣給搞砸,還有一個美好的寫作初體驗。
在回家的路上,翔寓已經迫不及待的告訴我他自願寫一篇作文,我很驚喜,他竟然願意寫作文,高興問他要寫什麼,他說想寫一件有趣的事,接下來我們建議他是不是可以寫以前和舅舅和表姐在7-11吃關東煮的一件趣事。他說好,因此我們便將目標鎖定在這件趣事上。這是二年前去台北發生的一件趣事,大班時翔寓曾在班上和同學閒聊這件有趣的事,恰巧被耳尖的淑裕老師聽到,老師將這段童言童語的紀錄下來成為一篇觀察表,我在回饋欄上稱這件事為「丸子變蚊子」。
「我不知道怎麼寫?」
「你可以寫:有一年過年我們去台北……」然後,他老兄當然就一字不漏將我唸的這幾個字寫上去,邊寫還邊不忘嫌東嫌西「可是『失眠的那一夜』不是這樣寫。」真是的,好像這一句話很差勁,不夠上台面,連老師提供的二年級範文─「失眠的那一夜」都比不上。我可是很不情願的坐在這邊,要不是念在你第一次寫作文。不過這時我才驚覺我錯了,我不該一開始就坐在這邊的,但這時脫身似乎也不太妥當,只有硬著頭皮繼續坐下去了。
接著我還是很有耐心的說:「那你可以想想看怎麼寫。」「我想不出來。」你老兄想不出來,要媽媽想,媽媽說了,又要嫌棄,心裏的火已經開始燃燒,我的語氣已經開始上揚耐心 已經開始不耐煩,這一幕錯誤示範上演了30多分,真是自找罪受,不能怪他,只能怪我當初智慧不夠,自己那裏不坐,坐到他的旁邊去。
翔寓有在思考,雖然他最常講的還是「我不想不出」、「來那件事有些忘記了,我想寫最近發生的事。」我察覺自己的不耐煩,儘量提醒自己要有耐心,提醒自己在他一直說「想不出來時」,不要回話回的太重,並盡量以引導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給答案的方式帶他思考。還好時間晚了我可以找藉口脫身了,第一回合結束時,他勉強給擠出了我提供建議的第一段。
隔天起床,他第一件事便是從書包拿作文出來寫。在開始下筆之前,他開心的告訴我:「我已經知道怎麼寫了,我的文章全在這裏了。」邊說邊指著他的額頭。然後將昨天第一回合寫的內容全部擦掉,一口氣從第一段寫到第三段。
剛開始,我不敢坐在他旁邊,怕他又要依賴我,但後來看他寫得欲罷不能,我不知不覺又挨在他旁邊,欣賞他那認真寫作思考的模樣。
等他中場休息時,我說:「你昨天說想不出來,但其實大腦已經都在想了,只是大腦還沒組織好,結果你一邊說『想不出來』,一邊想著如何寫,雖然一開始真的不知道寫些什麼,但大腦很神奇,在你想著『想不出來』的時後,它仍一直在運作,等你在睡一覺後,想不到的那一部份就浮出來了。所以寫作文遇到『想不出來』是一個必然的過程,只要繼續想下去,就會有愈來愈多的靈感了。」
他開玩笑回說:「還好,昨天說是說想不出來,如果昨天說想得出來,那今天就會寫得很爛了。」